學會簡介

理事長的話

中華民國免疫學會的會員們,大家好!   

2022年對台灣來說仍舊是起伏動盪的一年,全球疫情此起彼落、新的病毒變種接二連三;雖然看到逐漸進入【新常態】生活的曙光,但仍然有待大家更多的努力去達成。去年十月在疫情相對平穩的時機,學會南下高雄舉辦了2021年的年會。會議中特地安排了[南台灣免疫研討會],邀請了南部地區的免疫學者做系列性專題演講,達到學會促進台灣免疫學界交流的核心目標。期間並安排了【Symposium on Host-Virus Interactions: SARS-CoV2 and Beyond】這個與疫情相關的主題,回頭來看,這對2022台灣面臨Covid-19疫情大爆發時特别具有意義。我們非常感謝會員們對學會的支持,總計收到超過80份的論文摘要,我們在其中挑選了8位做口頭報告,展現他們深入又精彩的研究成果。該次年會學會也與中央研究院及Formosa Immunology Spring School and Symposium (FISS)合作,提供了18位Travel Award的名額,大幅提升了年輕會員的參與度。

這次年會也改選了第十七屆的理、監事,本人萬分榮幸有這機會為台灣免疫學界服務。首先代表學會與全體會員誠摯感謝過去三年扶東理事長、所有理監事與學會的各委員會協助推動各項學術及公共活動。過去兩三年的時間中,隨著疫情的起伏及嚴重度,學會各項活動的推動受到很大的影響。除了2020與2021年的生醫年會因疫情一再延期、甚至到最後被迫取消,學會幾個重要研討會議也都改為線上進行,這些都對學會所有工作人員造成極大的負擔與壓力,在此謝謝大家的堅持及努力。在上屆理事長扶東院士帶領下,學會做了一些重要改革,首先將年會的時間改為1天半,擴充大家討論及交流的能量,並藉由邀請重要國際學者演講以促進學會國際化的深度,以及增加投稿的數量、深化交流管道與鼓勵年輕學生參與等。這些改變都獲得會員們很正向的回應,雖然因為疫情的關係,有部分工作:例如促進國際交流等項目較無法立即落實,但我們一定會持續努力的。值得欣慰的是:在過去三年中,不管是生醫年會或是學會大會,整體的論文投稿量及品質都呈現大幅度的成長,尤其是學會的期刊Journal of Microbiology, Immunology and Infection在學術委員的積極經營下,新年度的Impact Factor來到10.273,在免疫學領域排行第27名,也正式進入Q1排行榜,學會對於台灣免疫學期刊與相關研究得到國際學界重視感到非常欣慰與鼓舞。對於劉院士高瞻遠矚的發展策略與各委員會的辛苦耕耘,個人謹代表全體理、監事會成員向大家致上最高敬意,學會將繼續朝這些重要方向推展。同時也特別感謝前秘書處包括李建國秘書長、顧正崙副秘書長、陳相成醫師及徐世達醫師,他們分别負責基礎免疫、成人免疫及小兒免疫等三塊領域,這三年來因疫情反覆,秘書處反而需投入更多的心力籌辦學會的各項活動;當然,還有免疫學會的長青樹張榛云張姐持續的付出,這些都是學會會務得以持續向前最重要的動力。

過去120年來免疫學的發展與現代生物醫學的成就息息相關,從第一屆諾貝爾生醫獎得主von Behring在抗白喉血清的傑出研究到這一百多年來,有接近30位的諾貝爾獎得主是因為他們在免疫學相關研究上的傑出成就獲得世人的肯定;這一波新冠疫情肆虐再一次驗證免疫學研究對各種感染性疾病防治的重要性與不可取代性。另一方面,癌症免疫學,尤其是新興的癌症免疫與細胞治療,持續吸引大量學界、業界及政府投入發展,成為生醫研究最重要的領域;而在其他免疫學領域,像是自體免疫、代謝免疫、免疫系統與微生物互動等研究方向也蓬勃發展。我們可以這樣說:【免疫學進入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期,一個充滿挑戰但也充滿機會的黃金盛世】。

學會最重要的使命是促進台灣免疫學的發展並與國際交流接軌,疫情高峰慢慢過去,學會在這免疫學高速發展的時代,也希望能扮演更積極的角色。2022年的生醫年會在疫情中以hybrid線上、現場的模式舉辦,除了這次也收到超過90篇的投稿外,也非常高興國防醫學院董佳鈴同學代表免疫學會拿下大會競賽第一名。學會在這個暑假重新舉辦停了兩年的免疫學講習班,並與FISS合作於8月6日在林口長庚醫院研究大樓舉辦FISS2022 Special Summer Program的學術會議。學會也將於8月21日在台大會議中心舉辦因疫情順延的夏季會。

疫情遲早會散去,但是這波免疫學的熱潮才剛開始。學會將更積極籌劃更精采的活動,分享最前緣、最令人振奮的免疫學新知,也希望各位會員能重新”Back to Normal”,參與這些有趣的學會活動並支持我們學會大步邁前。

敬祝大家 新知充滿 健康快樂

理事長
司徒惠康 敬上

top

第38屆生物醫學聯合學術年會